【游学万里行】初探New York——2018哥伦比亚夏季项目开学典礼
纽约的阳光从窗户探进,西半球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经过前一晚的休整,哥大项目团的成员们恢复了不少活力。周一的校园开始忙碌起来,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穿梭在Low Library门前的广场上。
Lewisohn Lawn的草坪上放置了三张桌子,用来帮助不同学校的同学办理Check-in,拿到哥大校园卡的那一刻,不禁为自己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员兴奋。一同发放的学生手册是对哥大学生学习、健康和安全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其中SUMMER C/AAP EVENTS十分有趣,列出了多种不同类别的课后活动的时间和内容,使我们在学习之余更快融入美国校园。
办理完成后,我们在指示员的带领下来到309 Havemeyer,进行入学会议。这个能容纳下330人的教室可不简单,它曾作为很多电影的场景之一,例如《The first Three Spider-man films》、《Mona Lisa Smile》。Jana是ALP项目的Advisor,或许是照顾到面前的我们初来乍到,她的语调缓慢而清晰。“What are we doing here?”大厅里的各个国家的同学来到哥伦比亚大学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例如学习英语、体会美国文化、不同的思考方式等。老师向我们抛出很多问题,尤其区别了“I know the grammar”和“I can use the grammar”,在国内学习英语大多是死记硬背,没有学会将语法灵活运用,这也是阻挡英语水平进步的障碍之一。
会议中间五分钟用来进行自我介绍,打开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一扇释放内向和大胆学习的大门。会议后半段,老师严肃地教我们如何处理性骚扰、防止师生恋、拒绝种族歧视等敏感话题,这在国内是非常少见的,对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虽然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但是对于规则的态度和其他国家一样,上课不准迟到、不能无故旷课等都成为约束我们行为准则的条例。
下午是探索纽约的自由时间,我们乘坐古老的地铁来到纽约时代广场。时代广场是曼哈顿的一块繁华的街区,被成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百老汇的剧院、亮眼的霓虹光管广告、跳动的宣传板报等,让这个拥挤的城市更加厚重感但又不失鲜艳。纽约的街头拥挤却大多干净,垃圾分类随处可见,我们跟着谷歌地图穿过十几条街道,差点迷失方向。在这里可以既看到巨大简约玻璃建筑的奢侈品店,又可以看到街头贩卖剪纸的移动摊位。纽约很大,我们还将继续在此用脚步丈量它的历史、用心去探索它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