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87986605
当前位置:福建升学信息平台> 高考> 文章内容

这类“宝藏大学”,被低估了!

最后更新时间:2022-11-25 15:59:06

当人们的目光仍聚焦于“顶尖名校”时,一股“新势力”已蓄势待发,扬帆起航。


11月19日,福耀科技大学(暂名)首栋楼——明德堂及行政楼建成封顶,首期34栋大楼预计明年10月底竣工,2024年秋季全面招生;11月8日,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宣布计划于2022年底正式开工,2025年起开始建成交付使用。


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横空出世、阶段性成果日渐丰硕,一批以“新型高水平”为目标定位的民办大学冲进高教赛道。不止新大学引人注目,越来越多的民办大学,已逐渐冲破“低层次”办学的固有印象,全力向“高水平”迈近,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丽蜕变。




  

政策护航,迎风而起


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正式创办,到2011年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河北传媒学院、西京学院5所民办高校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打破公办高校与科研院所垄断研究生招生的局面,再到独立学院纷纷转设、新兴的高水平民办高校浪潮迭起,民办高校也从“跑马圈地”的规模扩张时期,迎来了经受真正考验的“品质竞争”时代。



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民办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25.37%,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845.74万人,占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24.19%,相当于每4名学生中便有1名入学民办高校。他们的诞生弥补了我国高教办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在培养人才、扩大教育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成长对接产业需求之急,解企业用人之困,为行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鲜活力量。


近年来,国家政策护航民办教育,推动民办教育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小高潮。


2017年《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力度、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措施,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着力提高民办教育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长远发展。2021年5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是民办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节点,更为民办高校有序办学、行稳致远搭建“护城河”。


国家顶层设计引导规范,地方发展民办教育亦力度不减。


自2017年起安徽、四川等地相继发布《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民办学校学生、教师可享受公办院校同等奖助学金政策及职称评聘等权利,对省内民办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全面部署。2021年7月,浙江省在《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参与举办高等教育,并积极鼓励社会、校友捐资助学。广东省连续多年每年拿出近1个亿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2022年9月,教育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0588号建议的答复》,就“关于进一步明确政策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答复》指出,教育部将继续支持民办高校建设面向区域和行业发展的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产教融合的现代产业学院……引导民办高校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开展调研,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在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以社会力量为支点的民办高校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质全面转型,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洗练下一路披沙拣金,阔步前行。




  

耕凿优势,争荣竞秀


纵观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的民办高校,他们或以优势特色为立身之本,或紧扣时代脉搏呼唤“未来人才”。




特色,为立身之本


吉林外国语大学连续3年蝉联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民办高校之首,并多次以“唯一民办”的身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2007年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省重点高校”;2010年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试点单位;2011年成为首批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硕士)的培养试点民办高校;2017年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的民办大学……现在,吉林外国语大学已成为东北地区语种最多、特色鲜明的世界多语言文化教育中心,吉林省培养“多语种翻译+”人才和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摇篮。


在医学领域,山东协和学院作为民办高校表现不俗。创建于1993年的山东协和学院,扎根齐鲁这片文化沃土,2020年在山东省省属本科高校分类考核中,位居同类院校之首。现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并获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堪称山东民办院校中的一匹“黑马”!


在信息领域,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颇具竞争力的佼佼者,紧密依托东软的IT服务优势和大连高新区的产业优势,累计向社会输送6万余名IT应用型人才。它是国内第一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民办高校,并连续3年蝉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民办高校第一。学校共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领跑全国民办高校,在泛IT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上水平卓越。


图源: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官网


年轻,砺拿云之志


珠海科技学院与成都锦城学院则同时于2021年转设,自独立学院转身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虽为后生却有拿云之志,双双连续2年位居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民办高校前5,紧扣时代脉搏,吐故纳新的同时始终健步稳实地走在民办高校前列。


珠海科技学院既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又在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果。近五年可支配科研经费总额达1.79亿元,稳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建有各级各类研究机构70个。2022年2月,珠海科技学院首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实现零的突破;近日,珠海科技学院又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共同获批设立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为拟获批立项的6所高校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所拟获批立项的民办高校。


成都锦城学院努力追踪新技术革命前沿,建设“未来型大学”,造就“未来型教师”,培养“未来型人才”。先后设立了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互联网金融等新兴前沿专业,通过文工融合、理工渗透、工管交叉、工艺联合,促进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师资、产教之间的“六融合”,帮助毕业生具备前瞻视野,迎接不断变化的未来与挑战。




  

一所大学,一次创新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便提出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不仅是落实国家对于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机制的有力探索。民办大学因其特殊性质,与公办大学相比在办学上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也更能辟径拓荒,以更为新颖、超前的思路办学,开辟高等教育的崭新图景。


近年来新兴的高水平民办大学正是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最佳代表。


一类是以西湖大学为代表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学术世界里尽情徜徉,向有志于攻略尖端科学领域难题的挑战者发出邀请函,初见雏形的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同样以此为方向,着重培养理工类拔尖创新人才。


还有一类,是以福耀科技大学(暂名)为代表的应用型研究性大学。据相关报道,福耀科技大学(暂名)以培养制造业高端人才、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符的问题为目标,争取做到随时掌握企业需求,实现和企业“无缝对接”,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急需程度来调整专业设置。


“我去办一所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中国多一所大学,而是要做一次探索和改革。”在2021年12月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上,福耀科技大学的创建者——“玻璃大王”曹德旺解释说。


可以看到,新兴的民办大学已经在大学规模、高校治学模式、学校经济来源与支配方式等各个方面为中国教育界带来变化,乃至成为各省市高等教育的“样板间”。民办高校已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成长起来,不但促进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还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期待民办高校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