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骆驼上学:最具江湖侠气的大学
西北
在大家的印象里可能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在这样壮美的自然风光中
隐藏着一所默默无闻
但又硕果累累的西北高校
兰州大学
2009年兰州大学百年校庆
一句“吾校虽瘦,必肥华夏”铿锵发聩
至今仍回响在无数人心中
吾校虽瘦
“大踏步冲出潼关,看一片漫天的烽烟。”兰州大学校歌这样唱道。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在周边交汇;丝绸之路向西而去,连接世界——兰州大学,在这里生根发芽。
1909年兰州大学建校,但“地域偏远,信息不灵,国家财政投入、师资力量投入比东部发达地区同类高校少三分之一到一半”,这样的兰州大学依旧凭借着丰厚的学术成果,长期名列全国前茅。
这样的成就,被科教界称为“兰大现象”。
兰州大学基本情况

必肥华夏
提到沙漠,大家可能就会想到骆驼,而兰大的同学们也正是骑着骆驼上学。为了能够骑骆驼,兰大同学还需要考骆驼证,持证上路。

(以上内容保证不真实)
踏实、低调、不卑不亢的骆驼性格是“兰大人”这个群体的代名词,“骆驼驾驶证”成为了兰州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大家的善意调侃,“驾驶骆驼”不再是个外人误解的梗,而是成为了兰大学校精神的形象的载体,既体现出地域特色,又彰显精神内涵。
如骆驼般踏实的兰大人,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
从1994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遴选了24批国家杰青获得者,总数约为3826人。在统计了各杰青本科院校后,兰大以91名校友位列全国第8名。兰大,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了科研人才。
一位位师生的坚守奋进,让兰州大学的特色课程,颇具“天地人学”的风采,有深究基础的化学、核学、磁学;有纵情广阔天地之间的地理学、大气科学;有全国独步的草业科学;也有根植于独特地理区位,坐望“一带一路”大视野的敦煌学、中亚研究、西北少数民族研究……
背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兰州大学继嫦娥三号,又承担了更具挑战的嫦娥四号软着陆装置的设计任务。
除了仰望星空,兰州大学也脚踏实地。拥有着全国排名第一的草学专业,兰州大学肩负其时代责任,在治理土地荒漠化方面有着卓越贡献。
新冠疫情爆发后,兰州大学研发了世界上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准确率高达95%,获钟南山院士点赞。

魅力兰大
来到兰大,首先不能错过的就是校徽上的图书馆“积石堂”,也是兰州地区原有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

进兰大校门,径直前行,穿巍峨雪松,过升旗广场,越苍劲刺柏,往前拐进左侧曲廊,即进入钟灵园,再沿弯曲园林小路往东北方,明镜般的毓秀湖即映入眼帘。

家国情怀之余,兰大人的生活也活色生香。吃在兰大,不仅有地道的兰州牛肉面,更有“芝兰苑”、“丹桂苑”、“新竹苑”等诸多网红食堂,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尝到自己的家乡味道。

说到气候,是真正的冬暖夏凉。兰州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显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羡煞了多少广东人!
宿舍条件也相当优越:每层楼都有洗衣机、水房、浴室和公共厕所,楼层也有专门的清洁人员,干净卫生。全自动洗衣机方便快捷,定期有人清理,卫生环保。

校歌中唱到“抛却我们浪漫”,但兰州大学依旧浪漫。在这所最具江湖侠气的大学中,兰大人弯腰捧起黄土,抬头仰望浩瀚宇宙。就像守护着兰大的萃英山,有挺拔于磐石的雄伟,也有群山无声的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