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
国馆(ID:guoguan5000)
对于每一个能够平安长大的人来说,年少都曾有过“你以为我吓大的吗”的傲娇。
哪怕毕业工作了,也会常常挂在嘴边,成为打工人最后一道尊严气势。他们从来不说,因为他们被誉为“南方之强”;他们从来不讲,因为他们盘踞厦门岛南端,地盘近9700多亩,还拥有10家附属医院。说实话,在现存的大学中,能一秒把人吓住的,要么清华,要么北大,很难有第三个选择了。谁又能料到,真正“吓住人”的,居然真的是“厦大本厦”。然后是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来参加校庆,紧接着美国国纽约大学校长、香港大学校长也送上祝福。作为百年名校的厦大,时而坚硬,时而怀柔,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简直不能让人太喜欢。如果要论中国最美的大学,那么以樱花出道的武汉大学肯定得站出来说几句。可若是论中国最宠学生的大学,那么这一定是厦门大学的专场。其他学校的学生上选修课,都是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等这些大项目。自2020年开始,厦门大学开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选修课。为了满足厦大学子的胃口,食堂阿姨发起了征集新菜式的活动。可谁想到,原本去图书馆的同学,纷纷停下脚步,认真写下自己的答案,甚至配上了表情,比答期末试卷还认真。后门出来直接就是海,无敌海景房的宿舍,吸引了很多中学同学去厦大住。隧道里,厦大学子用一笔一划,涂成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在厦门老百姓心中,有一个共识:厦大是比公园还要美的5A级景区。厦大被本地人称为“厦门市人民公园”——芙蓉湖、演武场、情人谷、人类博物馆、生物博物馆、名人纪念馆等。(芙蓉湖、演武场、情人谷、人类博物馆、名人纪念馆)四年求学期间,在芙蓉餐厅前,很多厦大学子都被游客借过校园卡。可成为“别人家的学校”之前,厦大的历史,却鲜有人知。而一切的故事,都要从100年前的一位爱国华侨说起。1919年6月,曾在辛亥革命胜利之际,筹款5万元接济孙中山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决定回国创建厦门大学。而偌大的福建,竟没一所大学,不禁感慨道——“闽省千余万人,公私立大学未有一所”。就连一直被陈嘉庚敬仰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对此也持保留意见:“不宜速办”。无奈之下,陈嘉庚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家当,建立厦门大学。之所以选址这里,因为演武场曾经是郑成功操练军队的地方。校主和校长不同,校主在前面挡住炮弹,筹集粮草,这样校长在后方才能办好治学。从成立之初,他就一直独自承担厦大经费支出,哪怕碰上20世纪20年代末的全球经济危机,为了给厦大续命,他变卖大厦和工厂。就这样到1928年,曾持保留意见的蔡元培,签下 “中华民国大学院训令”,称 “该校办理, 与私立大学立案条例完全符合”,经历多年风雨的厦门大学,才正式获得官方认可。萨本栋接受校长任命的第二天,抗日战争爆发了,厦大迁到八百里外的山城:长汀。山城长汀没有电灯,校长萨本栋就拆掉自己汽车的发动机,改成发电机,给学校供电。逢年过节,校长萨本栋都会自掏腰包,给每一位学生送去一片猪肉增加油水。而他本人患有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为了能够站着给学生讲课,校医不得不做了一件铁衫来支撑他的腰部。抗战时期的厦大,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简化教学,相反还增设土木、机电、航空三系,为战后建国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也没有因为环境恶劣,而缺少对学子们的呵护宠爱,校园生活也没因为战事而变得沉闷,学生只管学习。1943年考入厦大的朱一雄,简直过上了“天堂一般的生活”,一入学就疯狂写生作画,不用理其他的,很快完成50多幅铅笔和粉笔的写生、10多幅木刻。期间他还把学校大礼堂给“占用”了,用来做他的个人画展。离开时,他在签名簿上写下:“成功不在乎天赋,百分九十九要靠自己流汗奋斗 。”看似是宠溺学生,实则是厦大尊重和欣赏学生个性与特长,从而建立富有人文关怀的大学制度。看到陈嘉庚先生和萨本栋校长对厦门大学做出的贡献,不由主想到北宋文学大家张载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921年4月,厦门大学开办时的校训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也把厦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985、211的厦大,一直默默无闻为新中国做出贡献。●1951年,从厦大拆分出来的航空系,于西北工学院和北洋大学的航空系,一同并入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航空学院。●1953,厦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就是今天的上海财经大学)。●1954年,厦大文学院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学院。●1957年,厦大理学院海洋系,转入山大后的第二年,山大迁至济南,而这支海洋系留在了青岛,发展成了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除了不断拆分自己,支援其他学校外,厦大还走在科技强国第一线。上天的嘉庚一号、海丝一号二号,下海的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这样的厦大,让全世界看见了一所中国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看见了大学+大师+大厦+大度+大家+大道……仅用49天,就研发出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全球超80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成为我国五条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技术路线之一。时至今天,厦大是全国唯一仍然保留着以钟声为作息提示的大学。建校第一天,厦大就响起了钟声,即使在抗战时期,钟声也没停过一天。胡桂鑫是现在的厦大敲钟人,从早上6点30分到晚上6点20分,她会在厦大校园敲起19次钟声。年近50的胡桂鑫喜欢看环球时报,且每一期都看,她说:“哥德巴赫的猜想,那个哥德巴赫的猜想不是世界难题嘛,但是被我们的陈景润先生给破解了……”我们常说,大学是国之重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重器这两个字总是有独特的魅力。这魅力里,有宠溺,有摔打,有野蛮生长,也有是非对错。现如今看待一所大学,人们常常会先看它的排名、它的资源、它的毕业生薪资水平。相对于谋求光鲜亮丽的500强,亦或是铁饭碗的体制。敲钟人胡桂鑫说:“以后我退休了,人家跟我讲,你在厦大干什么,我说我在厦大敲钟的,还是人工的。”这种融入到厦大人血液里的东西,正如它的钟声一样,一旦响起,便永不消失。也许,我们都要向厦大学习,向厦大的敲钟人学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