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1)87986605
当前位置:福建升学信息平台> 高考> 文章内容

这些高校潜力巨大,很有可能更名为大学,福建占3所,值得注意!

最后更新时间:2022-04-20 11:40:27


早期,福建省教育厅发布消息:拟于对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申请更名大学进行实地考察——


2所院校申请更名为大学信息—— 




原文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做好2019年度本科学校设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要求,拟于近期对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申请更名大学进行实地考察,现将学校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19年9月12日至9月19日。公示期内,如有不同意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于9月19日前通过邮寄或电子邮件(扫描件)的方式书面实名反映。我们将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为反映人保密。


另外,在18日,厦门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常务副市长黄文辉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厦门2020年和“十三五”发展成效,阐述“十四五”主要战略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其中提到了支持厦门理工学院更名为大学——



民生保障

推进16所普通高中学校建设


●高标准建设“爱心厦门”,认真抓好4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人才和新市民住房保障力度。


●全力推进16所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建成48个教育补短扩容项目,新增学位5万个;支持厦大办好百年校庆活动,支持厦门理工学院更名为大学。


●加快推进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等项目建设,扩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增加床位800张。


●做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相关工作,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建设书香厦门,建成南北向健康步道一期。


●创建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厦门。


近年来,“学院”升格为“大学”的高校越来越多。过去的一年里,有16所高校在官方场合中表示要更名为大学,一些地方政府在官方文件中表示支持,这些学院下定决心要“升格”为大学。



一所学院想要升级为“大学”可是十分的不容易↓


“学院”更名为“大学”必须具备的条件:

1.在校生数量。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应在8千人以上,研究生占比5%;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在5千人以上即可。

2.学科专业数量。在理、工、农、医、人文等13个学科门类中,学院有1个即可,名副其实的专科;大学必须有3个以上,而且主要学科的本科在校生必须占全校人数的15%,还应有2个以上硕士授予点,且有5届以上研究生毕业。

3.师资力量。学院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30%以上,副高职称的不少于30%;大学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50%以上,博士要有20%以上,高职教师不低于400人。

4.硬件条件。大学生均占地面积必须满足60平米以上,学院占地面积在500亩以上即可。


此外,教育部办公厅早期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中提到,到 2020 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原则上,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要率先完成转设,其他独立学院要尽早完成转设。


当前主要的转设路径有三种:转为民办、转为公办和终止办学。


01

转为民办

办学协议完善,办学主体间权利义务划分清晰,办学条件达到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的独立学院,可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02

转为公办

无社会举办方(指由公办高校单独举办,公办高校与学校基金会、校办企业、学校附属医院、校友会或学校工会等下属机构合作举办,以及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举办,下同)或社会举办方拟退出举办、地方政府有条件承接举办的,鼓励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03

终止办学

已停止招生,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转设,或举办者主动提出且条件具备的,终止办学,撤销建制。


此外,《方案》鼓励各地积极创新,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也可因地制宜提出其他转设路径,经教育部同意后实施。


全国独立学院总数量2010年达到323所,到2016年下降至266所,有57所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福建占这几所↓



除了以上,南南也整理了2014—2020年教育部批准升本/转设/更名大学名单(据不完全统计),供大家参考——